德国求职中的薪资问题

很多小伙伴都问我:在德国入职的薪资到底是多少比较合理?
其实这个问题我早就想写了,只是一直不太敢动笔。为什么呢?因为网上关于薪资的帖子实在太多了,说得少了,好像在贬低大家的能力,也显得对柏林这座城市不够尊重;说得多了,又担心被误解成是在哄抬“物价”……

而且,说到底,薪资真的和专业、经验、城市差异都有很大关系,没法一锤子定音。所以这篇文章就只分享一下我个人的体会和观察,希望对你有参考价值。如果你也有故事,欢迎在评论区分享,但请理性交流,勿喷~❤️


👑 技术类行业(如计算机、工程、电子等)
在这些领域,大公司通常有明确的薪资标准,一般不会亏待你。而有些小公司或者地处小城市的企业,为了吸引合适的人选,反而在薪资上也很舍得花。总的来说,这类专业就业前景很不错,毕业就是“真汉子”,这里就不展开说了~


👑 经济类专业
这个专业在德国非常普遍,不论是德国学生还是中国留学生,学经济的都很多。虽然竞争压力较大,但岗位选择也多,从人事、销售,到市场、采购、大客户管理等等,基本都能找到对口方向。

但说到薪资,这个领域真的是差异巨大。举个例子,我身边的朋友,同样一个Title,有人年薪40k,有人年薪80k,做的工作听起来还差不多。这背后的差别,可能是城市、经验年限、德语水平,甚至个人谈判能力和气场带来的。

📌 小建议:在求职阶段谈薪时,可以给出一个合理的薪资区间,比如 45–55k38–45k

可以在Gehalt.de上查询一下类似的行业薪金

  • 下限:要确保你可以靠这份收入好好生活,养活自己。
  • 上限:就看公司对你有多满意了。

其实大多数公司在招聘前就有预算,通常也是一个区间。如果你足够优秀,确实有可能让他们提高预算,只为把你留下。但也有HR比较“讲面子”的,哪怕你给的底线很低,他们也可能主动取个中间值。这些“门道”,多去面试几家就能体会到啦~


😀 关于涨薪
如果你遇到一家你非常喜欢的公司,但起薪略低,也别急着拒绝。通常试用期6个月后,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谈薪窗口。只要你证明了自己的能力,手里掌握了重要项目,公司满意你的表现,提出加薪的时机就来了!

💡 一般来说,德国HR会认为不超过5%的涨幅是“常规”加薪,如果你想争取更高涨幅,就要有充足的理由。提前准备好谈薪的话术,说得清楚、有理有据,涨薪就更有希望啦!


🎉 最后,祝每一位努力打拼的小伙伴都能
☀ 找到喜欢的工作
💰 拿到满意的薪资
❤️ 收获充实的生活!

Tag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