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德国找工作时最大的痛点
在聪聪上次组织的 Workshop 中,我们专门聊到了大家在德国求职过程中遇到的“痛点”。毫无悬念,语言成了几乎所有人第一时间写下来的关键词。也正因为这个共识,聪聪想借这篇文章,认真展开讲讲这个话题。
📌 语言等级,真的重要吗?
先说结论:我目前没有遇到任何一家公司明确要求提交语言证书。也就是说,你是 C1、B2、甚至 C2,其实对大多数德国雇主来说并不关键。确实,有些特定岗位可能会要求语言等级证明,但这只是极少数。
德国公司更看重的是:你在面试中的语言实际表现。
这也是为什么我建议大家不要在简历上写“C1”或“B2”等等级标识,而是用更实用的描述方式,比如:
- „verhandlungssicher“(谈判流利级)
- „fließend“(流利)
- „Grundkenntnisse“(基础掌握)
这些说法更能直观传达你在实际沟通中的能力水平。
🧠 什么才算“fließend”?
这里的“流利”,不是指你认识很多C1、C2词汇,而是:
- 你是否真正掌握了 A2、B1 阶段最常用的词汇和表达?
- 你能不能在实际生活和工作场景中灵活运用这些词?
- 你是不是能将自己80%的想法准确地用德语表达出来?
不是“听得懂”就算会了,而是“说得出来”、“用得顺”才算真会了。
所以我一向主张:把基础打扎实,比追求高难词汇更重要。
🔥 语言是痛点,那你行动了吗?
这次Workshop有30多位小伙伴参与,几乎所有人都在便利贴上写下了“语言”这个痛点。
但当我问:“现在还有在认真学德语的有多少人?”
结果——只有两个人举起了手。
这背后,其实藏着另一个更深的痛点:执行力。
无论是找工作、创业,还是提升自我,执行力都是核心能力。你可以看到那些相对成功的人,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:说干就干,不拖延。
知道了自己的问题之后,下一步就应该是行动,而不是“知道了就完了”。
❤️ 聪聪想说:
语言不是高不可攀的障碍,它就是你每天可以踏踏实实去练、去用、去改进的工具。真正的“fließend”,不是天生的,而是你一天天练出来的。
希望下一次我们再聊到“语言”,大家可以说:“我正在解决它。” 而不是:“我还没开始。”